各市、地地方税务局:
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颁布实施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金融行业营业税的法规政策又作了较大的调整,为帮助各级地税部门及纳税人完整、系统、全面了解掌握金融行业营业税政策,现将有关征收营业税问题明确如下:
一、金融业的征税范围
金融业是指经营货币资金融通活动的业务,按照现行规定金融业的征税范围包括:
(一)贷款业务
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业务。分为一般贷款业务和转贷业务。转贷业务仅限于转贷外汇业务。转贷外汇业务,是指金融企业直接向境外借入外汇资金,然后再贷给国内企业。除转贷外汇以外的各种贷款行为都属于一般贷款。
(二)融资租赁业务
融资租赁也称金融租赁,该项业务征收范围仅限于金融企业从事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和设备租赁业务。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设备租赁给承租人,合同期内设备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承租人有权按残值购入设备,以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凡融资租赁,无论出租人是否将设备残值销售给承租人,均按本税目征税。
金融企业以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从事的此项业务,属于服务业的征税范围。
(三)典当业
典当业是以实物为抵押的贷款业务,它是按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品的价值打折贷放现款,定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死当物品销售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征收营业税。
(四)金融商品转让业务
金融商品转让是指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转让外汇、有价证券或非货物期货所有权的行为。
对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买卖外汇、有价证券或非货物期货不征收营业税。
1.转让外汇: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一种支付手段,主要指可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如美元、日元、英镑等。
2.转让有价证券:转让有价证券是指有价证券的交易。有价证券包括三类: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及资本证券。商品证券是表示商品所有权的证券,如提货单、仓库栈等;货币证券是可以代替货币使用的证券,如支票、汇票等;资本证券是表示投资者对收益请求权力的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两种。
(五)金融经纪业务
是指受托代他人经营金融活动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代理收付款项、代理买卖证券、代理兑付证券、代理会计事务、代理保管业务等。
1.委托贷款:是金融机构按照委托人指定的对象、范围用途和额度发放贷款的行为。
2.代理收付款项:是指金融部门代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收付款项,如代有关部门收付水电费、电话费、煤气费等。
3.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买卖证券的业务。
4.代理会计事务:是指金融部门受理为企事业单位办理的会计事宜。如:代企业建帐和记帐、办理查帐事项和为关停企业清理帐目、培训企业财务人员及举办各种形式的咨询辅导等。
5.代保管业务:指金融机构受托为单位和个人保管重要物品的行为,如保管各种有价证券、合同、票证、图纸、文件以及贵重财物等。
(六)其他金融业务
其他金融业务是指上述业务以外的各项金融业务。包括银行结算、信用担保、票据贴现等。
1.银行结算: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们之间,因商品交易、业务供应、资金调拨及其他款项往来等,所发生的货币收付行为和债权债务的清结。国家金融管理办法规定,一切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结算,除按规定可使用现金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帐结算。结算业务是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
2.信用担保,是指金融机构受托为个人或单位提供信用保证的行为。如监督付款、保证付款、货款担保、贸易担保等。
3.票据贴现:是指银行按一定的贴现率对企业提出的票据予以贴现的业务。
二、金融业务的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纳税义务人
在我国境内从事金融业征税范围内业务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为金融业的纳税义务人。它包括: